提到中国高铁,那可是咱们国家的一张亮丽名片。不管是建设速度还是工程质量,中国高铁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数一数二的,完全称得上是世界顶尖水平。
中国高铁随着国力增强,正逐步走向全球。如今,多个国家都有中国参与的高铁项目,这让不少国家既眼红又无奈。这么大一块肥肉摆在眼前,却只能干看着吃不着,搁谁谁不心急如焚?
2015年,日本不惜付出巨大代价,从我们手中夺走了印度高铁项目。如今七年过去了,这条高铁建好了吗?
【“割肉”抢单】
印度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,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诸多问题,特别是在交通系统上表现得尤为明显。
印度的交通方式堪称全球一大奇观,尤其是火车上的场景更是令人瞠目结舌:车厢内挤满了躺卧、端坐、站立的人群,甚至还有人挂在车外。这种现象让印度在国际上备受调侃,为此,印度政府也曾急切地想要改变这一现状。
2012年,印度曾打算打造一个以新德里、孟买等城市为核心的高铁网络,他们把这个规划称为"钻石四边形"。那时候,中国是全世界最有实力帮印度实现高铁梦想的国家。
然而,印度政府当时财政紧张,手头并不宽裕,根本拿不出足够的钱来聘请中国公司参与高铁的设计工作。同时,当时“中国威胁论”正被大肆炒作,一些国家出于不良动机对中国进行抹黑,导致合作困难重重。
印度迟迟没有和中国敲定高铁合作协议,主要是担心我们国家在安全方面存在风险,可能会对全球安全造成威胁。
尽管印度高铁项目面临挑战,但我国对此依然抱有信心。2013年,中印两国铁路部门在新德里举行会谈,就印度高铁建设展开深入讨论。当时印度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和友好态度,双方交流融洽,最终达成共识,决定携手推进印度高铁项目。
2015年,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印度,仅用24小时就拿下了印度高铁项目,这个结果让我们感到十分意外和困惑。
那时候,咱们国家的高铁运营成本每公里才5毛钱,而印度却要花两块钱,光运营成本就比我们高出好几倍。面对这么大的成本优势,日本到底是怎么拿下这个项目的?
没过多久,日本那边也传来了消息。这条高铁的起点是印度的孟买,终点是印度的一个"省会城市"艾迈达巴德,整个项目的建设费用高达150亿美元。对印度政府来说,要拿出这么大一笔钱,实在是力不从心。
日本这边开出了优厚条件,愿意提供150亿美元支持,其中120亿是日本政府提供的低息贷款。印度拿到这笔钱后,可以在50年内慢慢还清,而且每年只需要支付0.1%的利息,还款压力非常小。
这么一算,总的利息才6亿美元,跟120亿的贷款比起来,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印度只要拿出不到30亿美元,就能马上启动这个高铁项目。
有人可能会疑惑,安倍这么做是不是在自找麻烦,吃亏不讨好?
安倍这招其实很巧妙。日本借给印度的钱,规定必须用日元支付。这样一来,印度拿到钱后,只能在日本消费。最终,这120亿美元的大头还是落入了日本企业的口袋。
印度对高铁项目十分满意,只要能建成高铁就很不错了,至于谁帮忙建的不重要。于是双方很快达成一致,计划在2018年底前完成土地征收,之后立即动工,并确保最迟在2023年实现通车。
梦想很美好,现实却很残酷。直到现在,印度这个高铁项目的土地征收都没搞定,更别提正式开工了,根本看不到头。
日本给印度提供的贷款,每年只能收到一点点利息,大部分钱都收不回来。这个项目最终变成了一个半途而废的工程,为什么会这样?
【连地都没有】
咱们先聊聊印度在土地征收方面的情况。
这条高铁原定在2018年底前完成1400公顷的土地征收任务,但直到2021年年底,实际征收面积还不到550公顷,连总目标的一半都没达到。
截至2022年,印度马拉斯特拉邦的土地征收进展缓慢,完成的部分还不到四分之一。
印度农民之所以反对,主要是因为不愿意自己的土地被政府征用。
印度实行土地私有制,这导致了一个长期困扰各国的问题——土地集中。大量土地集中在少数大地主手中,而这些大地主的问题相对容易处理。
这些人把土地当筹码,说白了就是为了捞钱。只要给够钱,这事儿就能摆平。但那些原本靠这片地吃饭的农民,可不能就这么轻易放过他们。
这些农民就指着种地过日子,现在地主把田卖了,拿了钱拍拍屁股走人,这些靠地吃饭的农民以后靠什么生活?那点可怜的补偿款,连几年都撑不过去,更别说后半辈子了。
在马拉斯特拉邦,成千上万的农民走上街头,坚决反对政府征用他们的土地。为了平息这场风波,印度政府决定大幅提高对农民的补偿,金额直接翻了三倍。然而,这样的举措也带来了一个棘手的问题:政府的财政预算因此被大大突破,面临着严重的超支压力。
去年9月,印度总理莫迪联系了已经卸任的安倍晋三,想请他帮忙说情,让日本再借点钱给印度。不过安倍早就不是首相了,根本插不上手,最后莫迪只能自己去和日本的银行谈贷款的事。
【奇葩思维】
还有一个麻烦事,印度各党派为了高铁项目争得不可开交。
印度主要的两大政党是国大党和人民党,它们交替掌握政权,彼此之间经常互相使绊子、挖对方墙角。
这个高铁项目是在人民党执政期间由他们的官员推动并批准的。
然而形势突变,国大党的萨克雷当上马拉斯特拉邦首席部长后,立刻叫停了高铁工程,要求重新评估。这一评估过程至少需要好几个月,项目不得不暂时搁置。
经过评估,萨克雷虽然没有直接否决该项目,但他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。他认为,我们马拉斯特拉邦根本不需要这么高端的交通系统。高铁速度太快了,完全超出了我们的实际需求。那么,多余的功能和资源该怎么办?这不是在白白浪费吗?
对于印度普通百姓来说,他们并不热衷于发展高铁,主要原因在于高铁票价过高。在印度人看来,高铁反而是一种"效率不高"的交通工具,因为它无法像传统火车那样允许乘客挂在车厢外面。
之前提到过,在印度坐火车,车厢里什么样的人都有:有人躺着、有人坐着、有人站着,甚至还有人挂在车厢外面。其实印度火车票也是按这个来卖的,分卧铺票、座位票、站票,还有所谓的"挂票"。
在印度,很多人为了省钱都喜欢买挂票,毕竟价格便宜嘛。不过,高铁上可没人会挂在外面,这根本不可能。
印度火车之所以能让人挂在外面,主要是因为它速度慢,乘客只要抓牢了就不会有太大风险。但高铁速度动不动就达到两三百公里每小时,想在上面挂着走,简直是异想天开。
这么一来,印度人怎么可能舍得让这种经济实惠的挂票取消?
印度的高铁计划到现在还是没啥进展,别说开始建了,就连前期的准备工作都还没搞定。
日本的相关机构和企业对安倍也是怨气冲天,原本以为从中国那儿捡了个大便宜,能在“高铁霸主”手里抢到高铁项目,这事儿够他们吹嘘好一阵子了。
很多人没意识到,这看似是个大机会,实际上却是个大陷阱。日本这么做,等于是在替我们国家探路,踩中了所有可能的风险。
【对比一下?】
俗话说,不怕不识货,就怕货比货。沙特阿拉伯曾找我国洽谈,计划修建一条连接麦加和麦地那的高铁,专门用于朝圣者往返,这条铁路全长450公里,总投资高达60亿美元。
印度这段508公里的高铁项目,预算高达150亿美元,而沙特450公里的高铁才花了60亿,这价格差得也太离谱了。我们国家当然不傻,一眼就看出这里面有问题,但又不想轻易放弃这笔生意。
最后,咱们国家的中铁十八局和西班牙的两家企业ACC、MASCO达成了合作,共同接手了这个项目。双方共同承担风险,西班牙方面负责整体管理,我们则主要负责资金投入和具体执行,不参与决策。
修建这条高铁最头疼的就是沙漠地带,在松软的沙土上怎么铺铁轨,可让工程师们伤透了脑筋。
这片区域原本不在我们的管辖范围内,但西班牙的两家公司面对在沙地上建高铁的难题束手无策,最后不得不向我们的中铁十八局寻求帮助。
收到求助信息后,我们中铁十八局立刻行动起来,专门安排工作人员与这两家公司密切配合,共同完成了整个项目。
这条备受瞩目的高铁终于在2018年建成并投入运营,每年能运送超过1500万人次往返两地。相比之下,印度的高铁项目进展缓慢,简直让人唏嘘不已。
印度和日本这次的合作,明摆着就是一场闹剧,谁都能看出来不靠谱。
印度总觉得自己在国际上地位很高,什么都想要最好的、最风光的东西,但实际上往往力不从心。
去年,为了庆祝印度独立75周年,他们没跟日本商量,就突然决定把高铁完工时间从2023年提前到2022年。这完全没考虑到前期工作都没准备好,简直就是头脑一热就做了决定。
不过照现在这个进度来看,能在2032年前完工就算谢天谢地了。
日本人拿到这份清单后,根本没有去印度实地调研,过分夸大了印度政府对国家的掌控力。他们满脑子只想着从中国手里抢生意,觉得这样就能扬眉吐气,完全是一副小孩子争强好胜的心态。
印度和日本在这件事上真是糊涂到了一块儿,指望这样的高铁能顺利运行,简直就是天方夜谭。